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太極拳“處處生緣”


學生時代,每朝會前,見到有位退役轉任教師,濃眉大眼、氣宇非凡,經常一手持扇,一手撐傘。當時學校以人力三輪車,高規格接送上下班。長相福泰、步伐沈穩,一副泰山壓頂,固若金湯、堅如磐石之態。常以對日抗戰,走片中國各大河川等重要軍事要塞為傲,是學生口中的大將軍老師,都會在大操場上來一段約三十分鐘的太極拳練功。起初贏得眾多的同學圍觀,日經久時,觀賞者逐日遞減,只有維持三兩位,然而我也是其中一位,可稱呼:太極拳“處處生緣”。

心中不時有個想法,如是持久一個學期,大將軍能不間斷的演練太極拳,以現在學到的所謂十三勢行功心解:
以心行氣,務令沈著,乃能收斂入骨。
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
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
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也。
發勁須沈著鬆靜,專注一方。立身需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運勁如百煉鋼,無堅不摧。
形如搏兔之鶻,神如捕鼠之貓。
靜如山岳,動若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
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由脊發,步隨身換。
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
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
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
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
個中絕非有不尋常之奧妙之處,否則不致於讓老師有如此這般的執著與用心,歷久不懈、持之以恆。
看在當時的我,越想去探討了解個中的翹楚,但苦無機會。因為將軍的威嚴讓我們怯步三分,十來歲的小伙子怎敢大膽上前盤問請教呢?簡直是給“天公借膽”。畢業後就不曾對此事再提起,不知老師是否賡續加倍練功?遺憾的只是留給學生永遠的問號!

太極拳永遠是我心目中想去了解與探討的課題。

民國六十年代,國家十大建設正進行的如火如荼,外銷工廠也蓬勃發展,社會經濟一片欣欣向榮。
當時的口號,發展經濟,客廳即是工廠。
全國上下男女老幼,無不戰戰兢兢的拼業績,替國家賺取大量的外匯,進而造就台灣成為全世界二十多種外銷商品之最,不管洋傘、腳踏車、鞋子、家具、紡織……等等。所有就業人員一天二十四小時輪流加班工作,日以繼夜的為國家拼經濟,相對也缺乏時間講求休閒。直到七十年代,國民所得大舉提高,一般百姓生活水平隨之提昇,政府也開始實施週休二日,推展觀光產業,帶動全民休閒運動。

這個年代的辛勤,我也是其中打拼的一員。由於經營家具買賣尚屬服務業的範圍,除了農曆春節連休五天,其於幾乎天天上班。運動對我們來說好像很遙遠,但是眼看身體、年齡,已經不允許再找藉口,以“忙”字來搪塞推諉!
從此就開始利用晚間11點下班後,回到四號公園健走四十分鐘的運動,但是往往工作上的壓力以及忙錄,造成時有間斷。
忽然有一天改成早上到公園運動,一眼望去,很多運動團體,元寂舞,法輪功、瑜珈、韻律舞、太極十八氣功、操刀耍槍、太極拳…等等,通通出籠,好不熱鬧。
此時,耀入眼簾是遠處穿著白上衣黑長褲的功夫裝,每個精神抖擻、整齊畫一,聽著教練,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努力用心的在操練。不管是為錦標賽、表演賽或鍛鍊身體。那種堅定與執著的動作,讓我讚嘆不已,又拾回學生時代的記憶。
大將軍─老師在大操場的舞動,一幕一幕的重現。心想這不是我所要的嗎?

此時,即刻啟程打道回府與太座商榷,我們將家具門市給休了,只經營機關學校、公司行號的生意,專心打太極拳養生運動,留些時間給自己好嗎?

由於太極拳給我的的印象太深刻,之前的疑問從此就可以揭曉。
商量之後,毅然決然的決定,日期是94425,從此之後我們就投入太極拳的懷抱,正是成為台北縣太極拳協會永和分會四號公園教練場的一員。

回想來到太極拳的大家庭,首日就遇上蔡秀花老師。當初做夢都沒想到,鼎鼎大名的全國太極拳總教練,竟然我那麼容易能成為老師的門下,如今想起來還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真是有福氣,太極拳對我來講,真是“處處生緣”。

回憶見面的第一天,老師光對我們夫妻倆獨自教授,以有教無類之大將之風,不分人數多寡,願花同樣的時間給予同等待遇的機會授業。感動之餘,當場許諾願以常態之心,加倍學習,有朝一日請老師也賜予服務大家的機會。

很快三個月的初步學習階段就結束。僥倖的我遇上頂尖的老師、優秀的教練,以及相處融洽的同伴。我們很快的建立情感,互相扶持、關心、進步。也讓我在團隊中自由發揮,以自己所好服務大家。

結業的當天發表幾件事:

1. 為本(四號公園)教練場製作網站http://lhbmotor.myweb.hinet.net/
提供同伴作為互相切磋討論,鑽研太極拳心得以及訊息傳達等功能平台。

2. 為太極拳的音樂卡帶轉檔為.MP3CD,代為錄製隨身碟音樂,以利攜帶、操作、運用,節省時間又易保存。

3. 為教練場的生活記錄,自強活動拍攝照片,以及製做電子相簿,讓四號公園教練場優良的傳統文化能長長久久,永遠站在領導地位,帶動太極拳永續發展。

4. 有鑒太極拳學習人口應年輕化,應配合時代的科技技術,製作現在正流行的Blog,俗稱部落格。吸引年輕人的加入,強化太極拳的優點以及破除太極拳就是老人拳的刻板印象與觀念。
由於部落格設計機制很親和力,讓瀏覽者發表意見互動。如果鼓勵同道盡情經營個人的部落格,互相連結、觀模學習以及相互串連,短時間透過如此的機制,久而久之對於想學找不到地方,或事先想了解的人是有很大的幫助。對於太極拳的發展與推廣會有預想不到的效果。
目前也為本(四號公園)教練場建立部落格http://yungho-taichi.blogspot.com/
慢慢擴大到製作永和各教練場的詳細地圖以及各場地聯絡方式與人員,甚至刊登不定期的招生廣告,以利推展太極拳的遠期目標。

5. 申請作為台北縣太極拳協會的贊助會員,加深了解協會動態,並且利用部落格轉載好文章以及訊息傳達,以增進學員的之權益以及提高新進人員的素質,進而達到全民運動的訴求與目標。

這次個人參與第22期太極拳教練班的研習,儼如上帝賜給的緣份,也印證“太極拳處處生緣”。讓我認識了更多的同伴、教練。子曰:三人之行,必有我師。雖然短短的幾週,但已表示“生緣”。從今之後我要學的對象名正言順的加多好幾倍。我的福氣“處處生緣”。太極拳也“處處生緣”。

1 則留言:

Johnny 提到...

謝謝大哥的分享